读书会回顾| 卡夫卡的异变世界
2020-10-15
返回


`(LH}G9B5PR53SUK)@MS6[0.png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中短篇小说选集,其中创作的有名的几个篇目有《变形记》《审判》《判决》《乡村医生》等。《变形记》讲述的是一名推销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他想去和亲人联络感情,但最后以失败告终,最终被这个世界遗弃,孤独死去的故事。为什么卡夫卡让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变成甲虫呢?如何看待《变形记》中角色的“变形”?怎么看待原生家庭对卡夫卡的影响呢?走进本期的读书会,和导读侯思涵同学一起,了解卡夫卡的异变世界。


  作者简介:

弗兰兹·卡夫卡出生犹太商人家庭,他是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卡夫卡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N(1MKU[ZIF13PODP[YHJ)9G.png

值得一提的是,卡夫卡特别钟情于中国文化,以中国为题材创作的小说有《往事一页》、《一道圣旨》、《万里长城修建时》等。他在《万里长城建造时》中提到一句话:“从根本上我就是中国人,并且正在回家。”卡夫卡在给未婚妻菲丽斯的信中至少有四次提到了清代诗人袁枚,他特别欣赏袁枚的那首《寒夜》:


寒夜读书忘却眠,

锦衣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

问君知是几更天?


现代主义:

很多评论家认为,卡夫卡的文学作品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开端,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那么何谓现代主义呢?现代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兴起至二十世纪中期,具有前卫特色并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文艺流派和思潮。十九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颠覆了人类千百年来的传统。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兴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孤独感也在飙升。在20世纪的两次世纪大战中,人类的高科技成为战争的利器,并利用其抹杀同类,战争也撕毁了西方世界自由博爱的面具,社会的阴暗逐渐显现。西方文明也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现代主义存在多种流派,在文学上有三种:意象派、意识流以及存在主义。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在小说领域,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在之前的《喧哗与骚动》读书会中,也有读者提到意识流写作手法是纷繁复杂的,多角度叙事给作品的阅读带来新的挑战。福克纳、伍尔夫、普鲁斯特是意识流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主题往往是绝望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中,就体现了这种变异、荒诞以及绝望。


艺术特色:


《变形记》的艺术特色非常鲜明。从叙述的态度来看,《变形记》采用的是摄像机的角度,一描述的方式描写格里高尔一家,叙述态度与故事内容的强烈反差,体现怪诞感。从叙述视角来看,采用“内外模糊”与符合视角,对内聚焦的是格里高尔去观察周边的人,对外聚焦的是对格里高尔的观察。从叙述空间来看,所描述的空间是完全断裂并且不完整。


卡夫卡虽然创新了小说创作的形式,但是他所表达的内核很深刻,洞察人性且具有预见性,我们在当下的一些家庭问题、996工作制度等,都能在小说中看到映照。



一、为什么是甲虫呢?


甲虫虽然是一种渺小的生物,但是在恐龙时代之前就有的一种昆虫。在生物学中,甲虫是一种复杂的生物,有的甲虫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是可能毁坏作物、木材、纺织品以及传播寄生虫和疾病。有的吃害虫而对人有益。甲虫具有极强的两面性。《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虽然变成甲虫,但却依旧拥有人类的体型,这又代表着什么呢?各位读者也就此表达自己的看法。


甲虫,在人们的一般理解当中是一种又丑又卑微的存在。有读者谈到,甲虫是一种臭虫,是被人所厌恶的。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也被家人嫌弃。格里高尔为他的家庭奉献了很多,他对他的家庭具有极高的价值,对于这个家庭卡夫卡将笔下的格里高尔异化成甲虫,有读者表示,这其实是一种个人价值的缺失。在当时的社会中,金钱价值受到人们重视,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他没有获得金钱的能力,可以说是丧失了其社会价值。即使格里高尔为他的家庭奉献了很多,但是家人在意识到格里高尔不能获得金钱之后,家人也对他越来越冷淡。前面也提到过,甲虫是一种很卑微的虫子,格里高尔的一生也可以用卑微两个字来概括。为了家人奉献一切,双方情感的不对等,是导致他这么卑微的主要原因,这也是讨好型人格的主要体现。


3HILRIE~30J(3D%MHS8HISO.png

有读者提到,主人公格里高尔在变成甲虫之前,在公司被上司压榨,为了给家里还债他卑微地在公司工作,甚至在变形的当天,还被秘书长催着去工作,变形之后,他原本卑微的人生变得更加卑微,还添加一分悲惨的色彩。他连最基本的生活起居都做不到,到后面被所有的人嫌弃。让读者感到震惊的是,主人公在变成甲虫之后,想的第一件事情是去工作,而不是去寻求帮助,由此可见,格里高尔活得十分卑微。甲虫,之所以卑微,是因为,这是一种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生物,梓莹姐姐谈到,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是由于束缚。社会的束缚以及家属慢慢变成了一个东西,变成一个外壳,变得无坚不摧的样子,最终也就异化成了甲虫。

为什么是甲虫呢?联系卡夫卡的个人生活,父亲也曾说过卡夫卡是甲虫,这也是卡夫卡自卑人生的一个写照。也可以从翻译的角度去看待甲虫这个名称。《变形记》译本将主人公格里高尔异化对象翻译成甲虫,其实对读者理解《变形记》主要内容有帮助。德文和英语世界更多将异化对象指向臭虫。有读者表示,将异化对象翻译成甲虫而不是臭虫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如果直接选择臭虫这个名称,就是直接在主观上对格里高尔这个角色赋予贬义性,但是甲虫既是一种昆虫,有着坚硬的外壳。书中主人公变成甲虫之后,保留了原有的体型,其实也不是一种可以随意碾压的物体,是主人公的心态以及主人公的家庭,让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得更加卑微以及凄惨。


二、身体的变形VS心理的变形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是身体上的变形,而他的家人,其实是心理上的变形。在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他依旧关心着家人,想着去上班帮家庭还清债务,想着不要给家人添麻烦,想着完成妹妹的音乐梦想。而且他的家人,在面对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一情况时,对格里高尔的态度也产生变化。他的家人在后期甚至直接将其看作成甲虫,没有当他是之前那个为家庭奉献出一切的儿子和哥哥,在格里高尔死后并被清理掉后,他的妹妹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的家人其实是一种内心的扭曲,心理上的变形。

有读者谈到,相对于格里高尔身体的变形,变形更严重的是格里高尔的家人。格里高尔在变形的初期,他的妹妹还是在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他,到后期,当格里高尔影响到妹妹的正常生活之后,他的妹妹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很寒心。这样心理的变形,也是对格里高尔个人价值的否定。


梓莹姐姐表示,《变形记》中的变形指的是格里高尔自己形状上的变形,但是他的妹妹是心理上的变形。而他的妹妹,在一开始没有嫌弃格里高尔,而是在尽心照料着自己的哥哥。在妹妹将家具从格里高尔的房间搬出来后,他妹妹认为,她对这件事是最有发言权的,她也是在这个时候沉浸在自己照顾哥哥的成就感以及胜利感当中。在这里,也表明妹妹的心灵已经变形。格里高尔看似一辈子都在为家庭贡献,但是格里高尔与家人的关系是割裂的。在家人内心完全扭曲之后,格里高尔对于家人而言已经毫无价值,格里高尔也觉得自己是家人的累赘,比起这样痛苦的活着,他更希望死去,他的消失可以说是自愿的,也可以说是家人内心的扭曲将他“杀死”。


除了妹妹心灵的扭曲,他的父母,内心也是扭曲变形。从后面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的父母的表现来看,他的父亲是有工作能力,他的母亲也是可以为家庭分担,但是格里高尔却认为他的父亲和母亲没有工作能力,家庭的重担必须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书中也提到,格里高尔给他的家庭送去第一份工资时,他的家庭对他表达了感谢,但是在这之后,他的家庭逐渐习惯格里高尔的付出,渐渐地把格里高尔的奉献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根据这一情节,有读者向大家推荐另一本小说,张爱玲的《半生缘》,这本小说的故事和《变形记》也有相似之处。《半生缘》中的顾曼桢,也有着和格里高尔相似的遭遇,他们都得牺牲自己来奉献家庭。


《变形记》这个故事的结尾也是耐人寻味,格里高尔的父母希望为妹妹找寻人家并把妹妹嫁出去,这也是他的父母将获取金钱的职能从格里高尔转移到他妹妹身上,他的妹妹最后的结局,或许也是悲惨。格里高尔形状上的变形,也许是直面了自己的内心。有读者表示,格里高尔的变形,就是想探究格里格尔对于家庭而言起到了怎样的职能。他的内心也知道,当他失去对于家庭职能之后,他周围的人又是怎样去看待他的。他又好像过于了解这个现实,他知道在现实的压迫下,人性全部以资本为主,他自身也对个人变成甲虫后的价值进行否定。他也从一个旁观的角度,来看家人的心灵在利益的驱动下被扭曲到什么程度。


心理的变形对于身体的变形而言,是更加令人寒心的。虽然格里高尔身体变形,但是格里高尔爱家人的心灵是没有变化,虽然格里高尔家人的外形没有变化,但是家人的心灵已经极度扭曲变形,两者的对比,令人唏嘘。


三、异变的特殊含义


在《变形记》中的异变,有着其特殊的含义。不仅格里高尔身体上和家人的心理出现了异变,格里高尔所在的社会也产生了异变。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异化在一定历史阶段同对象化与物化有关。格里高尔的家庭,其实也是将格里高尔进行物化,将一个人的价值和金钱等同。


这种异变,又是谁的过错呢?谁有权利去定罪呢?读者们也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读者认为,这种异变,过错更多在于格里高尔家人的心灵的异变,但也有读者表示,格里高尔家人心灵上的异变也是情有可原。如果换位思考一下,自己的家人变成一只巨大的且让人恶心的甲虫,自己是否能够照顾好这个异变的家人呢?是否能用很亲切的情感去对待呢?也许面对这种情况,害怕是更多的。


有读者认为,比起批判格里高尔的家人不够人道,没有展现出更多的亲情以及人际之间需要的情感,更多的是对格里高尔以及他家人怜悯、理解以及同情。回到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也是资本主义急速发展的时代,人的价值仿佛和金钱挂钩。在金钱的压迫之下,人们变得自私冷漠,连亲人的死去也毫不在乎。格里高尔生活得如此卑微,也因为19世纪末没有一些保护工人的法律,没有什么劳工法,工人的权益也没有得到保护,这一社会现状也成为工人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格里高尔为了维系家庭他别无选择,只能够屈从于公司领导的压榨。虽然这部小说创作时间已经离我们很远,但是格里高尔身体上的变形以及其家人心理上的变形,依旧暗示着当代一些社会的现状。久病床头无孝子。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中看到,一些老人已经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某些子女们比起去照顾自己的亲人,更多的是认为老人成为了生活的累赘,照顾老人让他们身心俱疲。 


《变形记》的异变,也反映卡夫卡个人的心境。设置甲虫这个形象,是卡夫卡一定程度上对于生活的逃避。卡夫卡一直不被自己的父亲认可,生活在一个父亲专制的家庭环境中。从小就被父亲压迫,让他的内心非常自卑。有读者表示,从格里高尔这个人物形象中可以看出,卡夫卡本人虽然自卑但是心地善良,他无法逃离困境但也不会去怨恨别人。对于家庭成员的状态与表现,叙述中透露着中立与理解。善良与恶之间的交互,纯真与贪婪的对比,更具讽刺的意味。有读者谈到,卡夫卡指出当时的社会问题,但是并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能反映出卡夫卡当时的无奈和绝望。


小说鲜明地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现代人的共同命运,即无法摆脱蒙受异化之苦的丧失自我的悲哀与寻找“自我”的徒劳挣扎。主人公格里高尔异化的过程,异化的特点,又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的独特的普遍现象,这是《变形记》包含的深层寓意。


3VUEC4~M20{5~5[YS@GA)AT.png


推荐书目



伊凡·伊里奇之死》列夫·托尔斯泰

《鼻》芥川龙之介

《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

《尤利西斯》詹姆斯·乔伊斯

《呐喊》鲁迅

《局外人》阿尔贝·加缪

《存在与虚无》让·保罗·萨特

《动物农场》乔治·奥威尔

《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

《半生缘》张爱玲

智能客服

线上咨询

读者留言

读者留言

馆长信箱

馆长信箱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