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华师名师专著读书会:走进《历史社会学的技艺》
2018-11-07
返回

导语

“如果想了解历史社会学家如何思考,他们如何把自己的研究与过去以及同时代的学者关联起来,你就有必要阅读这本访谈录。”

                            ——理查德.拉克曼

历史学和社会学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熟悉的两个学科,在我们的阅读与研究中常常用到它们的理论和方法。但当二者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历史社会学时,我们还了解吗?


第一期华师名师专著读书会,我们很荣幸邀请到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台辉老师讲解他最近出版的著作《历史社会学的技艺》,为我们解开历史社会学的神秘面纱。同时还有四位嘉宾——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何力武博士;华师青年英才计划、政行学院副研究员鄢波博士;南海校区城市文化学院副教授余宜斌博士;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章衍博士,共同坐镇现场,与郭台辉老师一起探讨交流。其中,来自何力武博士作为主持嘉宾。如此阵容是不是很让人心动呢?


事不宜迟,下面就让郭老师来讲述历史社会学这个非常宽阔的领域,带领大家认识这本书,探究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向。


一、作者专著导读

为什么要出版《历史社学的技艺》呢?这本书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他又是怎样编排这本书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听听郭老师是如何回答的。


(一)意外的开端

说起这本书其实挺感慨的。我没有读过本科,没有受过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科班训练。但我只要对哪个领域感兴趣,就不会在意哪个学科。我做这本书的时间挺长, 差不多有八年。在写完博士论文之后,我发现自己很难在学术界生存,所以就转向公民身份研究,而且是通过概念史这个领域。但在运用概念史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工具太小了,难以揭示背后的结构性,由此我才注意到历史社会学。但我真正进入到历史社会学,是始于《利维坦的诞生》的翻译。我在翻译过程中主动联系原作者,与他讨论其中的问题,我们逐渐成为好朋友。然后他邀请我去他的单位纽约大学做访问学者,由此真正系统关注历史社会学。


(二)艰难的过程

我在国外一年做了什么工作呢?第一个工作就是阅读大量的文章。发现几个人的研究特别突出,于是就想找他们交流,才开始有访谈项目的想法。我的访谈者大多数是从60年代开始入道,我把他们的著作全部读完,尤其是代表性的作品。然后每个被采访者我大概编写20个问题,和他们交流两个小时。我的问题全部来源于他们的研究本身,尤其提问别人对他们的批评,激发起他的愤怒和说话欲望。我觉得这种方法非常重要,你由此知道他们的分歧在哪里,愤怒在哪里,并且让他们知道我的采访是有备而来。当然,我提前一星期把编好的问题发给被访者。在采访过程中录音,然后回去整理。而把两小时的英文采访稿全部写出来,工作量非常之大,所以我一年只能访谈十五个人,但也累得够呛。


认真做笔记的听众

第二个工作是,我要思考一个问题——我自己要做什么的研究,而访谈只是一个寻找问题的切入口。之前我不了解历史社会学这个领域,后来我才发现那不是一个领域,因为互不买账,都觉得自己是大咖。比如做微观研究的人瞧不上做宏观研究的,做过程研究的看不起做结构研究的,做同时期空间比较研究的看不起做同一空间的历史变迁研究的……但他们研究之间的裂缝恰恰是我可以做研究的生长空间。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就知道以后要做什么研究。当然,我采访的这15个人,在社会科学界非常厉害的。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一个共同特点,转向历史。这对我影响很大,使我不局限于研究社会学的主题,可以扩大到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都关注的问题。


(三)多层次的影响

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所有转向历史的社会科学家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并且几十年来都在坚守。这就使我也坚守一个研究领域,不太受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且坚守自己内心。其二,一些被访者对我很关照,这给我的启发是,应该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帮助学生的成长。我不仅自己做研究,而且要带动我的学生一起做研究。其三,我一般不阅读那些质量不高的文献,只读一流作品,并且与一流学者交流。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读一流作品,和一流学者交流,然后做自己二流的研究。这本书就是交流的结果。


认真听讲的听众


(四)永恒的思考

为什么要转向历史呢?我认为中国社会科学太过于分科发展,这也是我转向历史的原因。我觉得历史与哲学一样应该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每一个做研究的都要了解历史,尤其是自身的历史。因为无论我们做什么研究都应该在历史的起源、兴衰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由此也打开我们的历史视野。社会科学在三个层次转向历史:首先,在做研究时对档案史料和一手文献的运用。这是社会科学研究能得到历史学认可的重要指标点。第二,历史学家也在转向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转向历史时需要和历史学对话。但社会科学不是纯粹地进入到历史的现场,而是要从史料中走出来,看到非历史性的东西。第三,大多数西方学者的研究都有“进步论”和“中心论”的假设,认为社会和人类都是进步的,从西方走向美好。这是一个反历史的形而上学假设。我们要把他们这种假设和命题展示出来。那么,历史社会学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贡献是什么?这是我现在思考的问题。



二、作者与嘉宾交流


听完郭台辉老师干货满满的导读,相信大家对历史社会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那接下来我们看看几位嘉宾又有什么见解呢?



主持嘉宾何力武博士:面对社会学和历史学两个学科的张力冲突,各位老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主持嘉宾何力武博士抛砖引玉


余宜斌博士:历史社会学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但当我看了这本书的一些章节,对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关系,我有点兴趣。尤其很认同迈克尔.曼的观点“历史学注重个体,社会学注重整体”。这说明两大学科存在冲突关系。历史社会学主要关注社会动力,解释社会结构的动向和变迁。


余宜斌博士在发表见解


鄢波博士:我对历史社会学也不很熟,虽然以前读过一些相关著作,也看了郭老师这本书。我谈一下自己的感想和问题。首先,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取向上有一点区别。历史学花更多的时间在史料考证上,去证伪史实、事件前因后果,原始的数据和材料……社会学与政治学对理论构建有更高需求,而对原始史料的要求不那么高。郭老师在书中也提到,比如说,韦伯用二手资料做研究,但提出的概念到现在还有很大影响。也就是说,社会学或政治学研究不一定精通某一国的语言,而是借鉴经典的二手资料,也可以做出好的研究。那为什么会这样呢?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他们尽量用少许的变量来解释社会现象和历史。所以历史学很少构建理论,但对于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来说,史实没有那么重要,因此把重点放在发展理论上。我想请教郭老师:我们自己的研究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挖掘史实材料,还是回到分析框架,用几个变量来解释一个特定的问题。


鄢波博士参与讨论


章衍博士:我对社会学真是一窍不通。郭老师当时请我翻译一本书《社会史的理论与方法》,为什么我接这个工作呢?也是因为感兴趣。我平时要翻译非常多史学材料,最后的目的还是要探究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是这样发展轨迹。历史社会学对于解释中国和西方的不同理论很有用。历史学归根到底还是要借鉴其他学科来解释历史现象。所以说,我们要提高研究历史的深度和高度,就必须要学习社会学、政治学与哲学等的一些方法。但又必须放在历史中去检验社会科学。当然,我觉得图书馆这个项目很好,让我们有一个学科交叉的讨论机会。因为学科知识不能单一化,必须是交叉的,这对于我们的知识结构,认识问题的深刻性以及思维的拓展都非常有帮助。


章衍博士参与讨论


四位老师的思考有没有给大家一些启示呢?带着思考,我们来听听郭老师对四位嘉宾的问题回应。


其实从事历史社会学这个行当的人非常多,他们对于两个学科的张力问题也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法。有的强调结构性,有的突出历史过程或事件本身。我非常推崇历史学家斯廷斯凯姆(Arthur Stinchcombe)的观点:“历史是用来发展理论,而不是用理论来解释历史。”我们不能先设性得运用理论来看待历史,不然就破坏了真实的历史过程。那我自己是如何看待的呢?可能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历史研究要还原真实。历史事件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是历史事件真实地发生了,但我们没办法证实,就像花瓶从这六楼扔下去,再也无法还原。第二是碎片化历史事件,历史学家们去楼下草地上,辛辛苦苦收集花瓶的碎片,尽量还原想象事件真相,但总有一些碎片找不到,只能想象。第三是是历史学家撰写的、合逻辑的完整事件,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历史著作和教科书,也就是那个看似完整的花瓶。


郭老师认真回应


但是,历史学家告诉我们这个事件是什么,以及它如何形成的,但很少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样,而且,他们所说的“what”和“how”也是据于短时段、小视野的部分史料得出来的。所以必须有人用大量的二手材料去解决长波段大视野问题。这就是刚才余老师所说的机制问题,也是历史社会学的生长空间。比如说要解释古罗马的兴衰,就要用社会学、政治学的结构性思维、机制关系等来解释。而恰恰因为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张力,历史社会学才得以存在。第二个问题是史学家的角度。当我们收集资料到一定程度时,史学家的直观就显得很重要。因为这到底是一个显性结构,先预设一个理论和概念,还是我们最后得出一个概念,两者是不一样的。所以史学家常关注社会学家的理论,并利用计算机技术。收集数据,尽可能完整地还原历史。但我认为,行动与结构的关系是一个很大的争议。历史学家更关注历史行动者,社会学家更关注社会结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什么?是阶级,还是英雄的个体,或者人类必然发展到一定阶段了……很难从单一学科来回应这个问题,这就需要历史社会学家。当然,当前对社会科学家们做历史研究是有要求的。最基本的是,一定要用一手的历史文献,足够尊重历史原貌。历史材料分很多种,一种是没有整理的,一种是整理出来的,还有编撰好的。这意味着,历史社会学很难做,既要关注原始的史实,又要关注社会科学已有的问题、理论与方法。所以,青年学生在这两方面都有所训练的话,以后就很好做研究。


郭老师好不容易解答完四位嘉宾的疑惑,我们的何力武老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何力武博士:我觉得研究要有理论的提升,最好不要停留在经验素材,而是用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来做方法论的探讨,这样的东西写出来肯定非常具有原创性。希望郭老师可以和我做一个交谈。


提问的何博士


郭老师:我觉得你说的那个挺难的。我在思考历史社会学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张力,其实是历史学和所有社会科学的张力,但不同时把握时间与空间,就无法真正理解我们自身。那么,我觉得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历史社会学究竟是重视解决问题还是发现理论?历史社会学始终在纠缠这个问题。其次,当你提出理论概念和一些新东西的时候,或当你创造一个理论时,别人会提出问题,认为这个理论是无效的。那么这要怎么解决呢?这也是我未来要研究的一个重点。


三、作者与听众交流

郭老师和四位嘉宾的交流、探讨是不是让大家意犹未尽呢?那么,接下来郭老师和听众朋友们的交流相信也不会让你失望的!


Q
&
A


史甜甜(旅游管理学院老师):之前看过郭老师的访谈,还是蛮感兴趣的。我是旅游专业的,那我们也要学习国家、历史这方面的东西。那么,在老师您看来历史社会学对我们旅游专业的人有什么帮助呢?

郭老师:其实,历史社会学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的结合,所有的学科都可以运用历史社会学的方法和思维。具体到旅游专业的话,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研究思路,因为旅游专业本身是空间中的行动问题,很自然就扩展到时间意识。如果你已经读了相关旅游的很多史料,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找到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而且是你当下学科的问题,尤其是学科关注的重点,并思考从历史过程中应该怎么解决。转向历史有两种方式,一是研究一个问题的启示;二是过程,把当下的问题作为一个结果,回溯其变迁过程。


积极提问的听众


卢明佳(历史文化学院的研究生)我想请问一下,中国的研究在外国是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

郭老师:这个问题简单,但非常好!这涉及到中国研究究竟是个案,还是一个被研究的对象。这两者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作为一个个案进行研究的话,那么它的贡献就是国际较普遍讨论的社会科学知识或方法。如果没有对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提出有益的概念,没有对已有的理论提出任何挑战,没有利用已有的方法,那就是无效的中国研究。当然,我们中国学者做的中国研究绝大多数都是把中国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我们要做出更大的学术贡献,就应该把中国研究作为案例,去挑战西方社会科学既有的知识体系。


积极提问的听众


张律师(郭老师二十年前的学生):谢谢老师们的分享!历史不仅仅回答人们一些历史的问题,它也提出一些新的问题。那么我想请教一下历史学是一个共性学科的话,那怎么理解历史社会学的共性和个性关系。共性怎么处理或制约个性的发展?

郭老师:虽然你的职业是学术的外行,但这个问题却是很专业。之所以叫做历史社会学,就在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结合。为什么它不叫政治历史学呢?就是因为后者研究的范围更小,而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很大。历史学是转向过去,社会学则是研究和我们生活相关的所有主题与问题。所以历史社会学是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的结合。只要涉及到我们生活当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转向历史去研究。这样,二者研究的范围、主题、时段都很接近。其共性就是我们所关注问题,也就是我们研究的社会问题都可以放在历史中去考量。


积极提问的听众


杨老师(广东金融学院):老师您好!我是经济学专业的,平时做研究也会用到社会学的方法,主要是社会网络分析。我想问一下,社会学有很多理论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但是当我们把西方的理论套用在中国的研究时,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地方。我在做经济学的博士论文时就有这个困惑。所以怎样把社会学和经济学更好地结合?第二个问题,我想请教郭老师,如何带学生的,如何带好学生。这是我作为新老师的一个最大困惑。

郭老师:首先,你把社会学的网络分析运用到经济学,这是很前沿的。有一个说法,七八十年代的主流研究是结构论,九十年代是制度论,新千年代后是网络论。历史社会学近十几年的获奖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是运用了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要发现一个好的问题,用什么拐杖走路是其次的。至于第二个问题,我这几年带学生发表了好几篇文章,指导学生也摸索出来一些方法。首先,你可以在课堂上把你感兴趣的一些问题抛出来,带着感兴趣的学生一起做研究。然后,保持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多关心他们的问题,经常与他们交流。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但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自己要有好的问题,然后培养他们的思维,才能带着学生一起做好的研究,以后他们也就知道怎么做研究了。平时,我们也要帮助、关心学生成长,做到教学相长。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也要多鼓励、开导学生。


四、作者总结发言

  不知不觉,我们的讲座接近了尾声。郭老师也为我们本次的讲座进行了最后的总结发言。


郭老师:非常感谢大家一起来交流我的研究。其实我在这本书上的确花了很多心血和时间,而没有带来任何利益,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学术生涯留点东西,这是我最大的想法。今天是这本书面世之后我第一次讲背后的故事,感谢华师图书馆的邀请,感谢这个“名师专著读书会”平台。再次感谢大家!


滑动查看图片


本期的推送内容干货有点多,相信大家都是收获满满的~也期待大家参与第二期华师名师专著读书会哟!


文案|梁燕婷

摄影|黄家一

排版|韩雨言

审校|郭台辉教授


智能客服

线上咨询

读者留言

读者留言

馆长信箱

馆长信箱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