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邓冬梅、谢锦涛师生共话科研路
2019-03-28
返回

知识的源泉不会枯竭,不管人类在这方面取得多大成就,人们还是要不断地去探索,发掘和认识。

——冈察洛夫

在“师兄师姐说”和真人书会系列活动中,嘉宾们贡献了许多大学期间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然而大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在积累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尤为重要。


科研,是通向知识海洋的途径之一。你是否还觉得科研之路好难?是否煎熬于论文中焦头烂额?别着急,就在3月21日下午,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邓冬梅教授和谢锦涛师生二人一起揭开学术研究的神秘面纱,一同探讨如何步入学术殿堂。如果你不小心错过了这场精彩的讲座,那一定不要错过这次回顾哦~


M82(_PJ}~GD%3W[E}1_`6S3.png

Z%HFPJJV65KGE]E8TW_{TG3.png

M82(_PJ}~GD%3W[E}1_`6S3.png


科研中的Wow与Aha

Wow: 一个科研成果能够赋予我们新的知识或技术,知识能够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改造自然,从而让我们体验到惊叹与敬畏。

Aha: 身为科研工作者,更能体验到开发这项成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的火花或者灵魂深处的某种感动。

一、什么是科研

所谓科研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我们的世界进行研究,试图发现新的规律,其本质特征是创新性非重复性


二、大学生为什么要做科研

1. 深化专业知识

科研可充实、巩固、检验书本的理论知识,激发我们强烈的求知欲,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懂得如何运用“科研”的头脑去思考问题。

2. 培养创新能力

其实科研活动就是创新活动,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科研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

3. 培养人格素质(教授一再强调这点很重要).

科研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突破,并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有助于深造考核

推免读研:科研成果是加分项

考研复试:科研经历是加分项

出国读研:科研方法与文章、外语是加分项

5. 促进就业

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用人单位更强调招聘对象的社会工作经验、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等素质,而经过科研历练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更具优势。.


三、大学生做科研的平台

项目研究(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和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和研究生金种子项目和课外科研立项;广东省大学生攀登计划项目)

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学校、学院)

毕业论文


四、如何正确步入科研殿堂

1、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

2、要有信心,不怕苦,迎难而上;

3、保持谦虚的态度;

4、保持强烈的好奇心;

5、走进团队,培养自己合作交流的意识,最重要的是要提前了解团队的运作模式,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


IA[{_2P@YJ8HA1F{ZNOUDK2.png

                                                           认真听讲座的读者

“科研小贴士”

一、读文献:初生牛犊不怕虎,学习文献检索和阅读方法

文献重点:了解写作框架和摘要、写作思路和涉及到的基本概念


二、课题选取

步骤:提出大致观点→查阅文献,了解现阶段的研究进展→找出创新思想和创新点→提出新课题→初步论证,即可行性分析论证。


注意:选题决定了以后的科研领域和主攻方向。选题范围忌空、忌大,要结合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去选择。


三、课题进行中

研究问题需合理,尽量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目标清晰,找出关键问题之所在,不盲目。

当没有思路时:寻求文献帮助。忌泛泛理解、学习而不借鉴、接受而不消化。需结合自己的研究,找出思路或方法中的局限性和不足。

有思路,则需:检验该方法的优势、新颖性和创造性,跟踪最新文献和研究思路的冲突。忌夜郎自大、自我陶醉和盲目乐观。


四、实验设计需注意

1、目标须清晰

2、方案须可行

3、研究须合理

4、实验方法或技术手段须先进


◆ 科学无国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从模仿到创造,建立研究思路、制定研究方案、解决关键问题、设计关键实验、建立创新方法,整个过程需要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把控全局


UVBF6H_E]6M[E([GTZ%{VL5.png

Z`$_X6BE{(YFC5L5@IZP3(R.png

为什么接触科研

做科研的目的:提高学习能力,获得成果,走自己想走的路,主导自己的人生。

能力方面:文献检索自学能力、理论公式推导能力、实用软件学习能力、英文论文撰写能力and so on;

●显著成果:各种奖学金、荣誉称号、奖项,保研机会以及深造机会;

深造院校可选:可以主动选择去哪所高校读研,而不是被动的等待备选;

精神成就:留在这世界上的一种永恒印记


科研经验分享篇


必须学会的:合理分配时间。师兄个人建议 ↓

70%学习+20%工作与娱乐+10%衣食住行=100%高效率


入门三步走



一、了解基本情况

咨询师兄师姐相关导师推荐 → 了解导师研究方向、导师及学生论文情况、科研成果、研究基金(学院官网查询)


二、分析自己与导师的合作匹配度

1、查论文:分析导师发表论文间隔周期,去除导师不是通讯作者的论文(因为有些老师会和外校合作发表论文)。作者中有本科生的更

(查询途径:知网、scopus等搜索网址)

2、分析导师研究方向及发表论文的高度,看自己是否适合。


三、与导师沟通

1、发邮件说明情况

2、寻机面谈。


邮件沟通范例

BZIUNSYZ%@DMV_6BPDA[N~R.png

 科研路步步为营

第一读文献时理清楚前后逻辑——顺藤摸瓜彻底搞透由来。若瓜系太庞大,超越现阶段的知识积累和理解力太多,要耗费大量时间去弄懂,那么可暂时放弃,记住结论即可。


第二,做笔记、做标注——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英文文献的好词好句,可以记在一个word文档中,以便撰写论文时合理运用。比如:好词中可以分为名词(描述名词,专有名词)、形容词(描绘形容词、专有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等。


第三,好的态度——谦虚+自信;好的习惯——独立思考,尝试革新,积极主动提问,在交流学习的同时能独当一面。


_N@[F(5JG8ET{PD9~@9{PGU.png


Q1:你发表了7篇SCI,很惊人。请问你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只是单纯的通过看文献就能产生一些想法吗?

A1:主要是导师先给课题,然后可以向这个方向找文献,跟导师讨论看文献后的感受,导师会给建议,就比如或许还可以往某个方向去进一步研究。这些想法产生主要还是靠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而导师就已具备了这个条件,所以在这方面导师会提供一个很大的帮助。那么回到一开始所说的了解导师这个很关键。


Q2:请问师兄是怎么做到既能将科研做到很出色,又能有时间安排学生工作?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A2:这些事情并不是一定要在同一时间段完成,就比如说我在这一段时间(几个星期或几个月)主要投入到科研中,当我的科研做得差不多时,便可以在下一段时间主要安排需要的学生工作。


Q3:老师我想问一下,怎么确定自己是否适合科研?

A3:先找一些学院的老师聊一聊,找文献看一看,有些人是看了一篇文献后越看越起劲,有些人可能看了十篇二十篇也没什么兴趣。主张还是要多尝试,如果尝试后发现一点兴趣也没有,可能这条路就比较难走,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个阶段积累的知识还无法满足你的需求,所以导致看不懂、提不起兴趣,这个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的。低年级可以把重心放在知识储备上,等到了高年级就可以多做些尝试。适不适合做科研,尝试后坚持一段时间自己就会有结果。

JWRF$C65F%TOMSWE0}UIGHS.png

邓冬梅老师分享一些有用的数据库

利用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百度云、万方、全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等中文数据库

Springer 外文数据库 

http://link.springer.com/


百度文档搜索 

http://file.baidu.com/


Google学术搜索 

http://scholar.glgoo.com/


NCBI  http://www.ncbi.nlm.nih.gov/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期刊数据库

http://home.highwire.org/



爱思唯尔 http://www.sciencedirect.com/


Web of science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 


期刊及有用的论坛


期刊 ↓

http://www.nature.com/ 

http://www.sciencemag.org/ 

http://www.pnas.org/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

http://www.journals.elsevier.com/


论坛:小木虫、科学网、螺旋网、丁香园

智能客服

线上咨询

读者留言

读者留言

馆长信箱

馆长信箱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