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 | 无论如何,到底还有阳光温暖着我们的身骨
2019-06-21
返回

第三届阅读马松读书会——加缪·《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

“我永远是我自己的囚犯。”看到这句话时,你的脑海里的第一想法是什么?是觉得“此话过于真实”还是觉得“不,我是自由的”?又或者是“这两者并不冲突,我可以当个自由的囚犯”?这句话来源于二战后法国号称“精神领袖”的人物之一的加缪的《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


“为了改变自然的冷漠,我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苦难阻止我把阳光下和历史中的一切都想象为美好的,而阳光使我懂得历史并非一切。”加缪在书中表明了他在苦难与阳光之间的处境。然而他为何会有此想法?我们是否也同他处于一样的处境?我们将在本期的读书分享会,深入探讨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本期的《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读书分享会,我们的导读小谭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关于《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以及内容的介绍。


本书选录了《反与正》和《反叛者》的部分章节,都是人们研究加缪时必会提到的篇章。在《反与正》中,加缪以凝重的笔调回忆了自己的艰苦童年,他的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在此已有清楚的表现。《反叛者》展开对人生更深入的探索,“光活着是不够的,还应该知道为什么活着”,他对人生提出的问题和思考,震动着无数人的心灵。


关于加缪


J@BJOSEU]74F5`Y~R[EA%`G.png

“听说每家书店都会腾出一个位置来摆放《局外人》。”


提起加缪,很多人知道他更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局外人》,而《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也是一本研究加缪所不能缺少的书。


加缪不只是一名作家、哲学家,他还是一位剧作家及演员,他的剧作《卡利古拉》活跃于戏剧舞台。他很喜欢踢足球,但因为肺结核放弃了踢球,对于他而言,他生活中的一部分阳光来自于足球。


有意思的是,他认为在他的小说中因车祸而死是一种荒谬,但是他就是在这种荒谬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大部分读者表示这本书有点难懂,别慌,可以试着去读他的三部《加缪手记》,记录的是他的读书笔记以及生活随想,非常类似于如今的微博了,写得很有意思,读了手记可以更了解他的创作初衷、他的思想和他的为人,进而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同时代的法国作家,提起加缪就不得不同时提起萨特,二人都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且都获得了诺贝尔奖。萨特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当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他就直接拒绝了,他说“我拒绝荣誉称号,因为这会使人受到约束,而我一心只想做个自由人,一个作家应该真诚地做人。”


萨特跟加缪有着一定的恩怨,1943年4月(德占法时期),加缪结识了萨特,在哲学和戏剧等方面的共同爱好使他们成了非常亲密的朋友。然而二人最终却因政见不合,无奈走向了分道扬镳。


萨特给加缪的《局外人》做过这样的评论:“《局外人》不是一本提供解释的书,因为荒诞的人不作解释,他只是描写。根本的荒谬证实了一种裂痕——人类对统一的渴求和精神与自然二元论之间的断裂;人类趋于永生的倾向和其生存有限性之间的隔裂;人类对构成其本体的状态和奋斗的徒劳之间的破灭;偶然,死亡,生命和真理所难以征服的多元性以及现实的无法理解,即构成了荒谬的极端。”


存在主义

战后的欧洲,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人们心中充满幻灭,存在主义作为救世哲学应运而生,而存在主义并不能算一个系统的哲学, 这只是对一群哲学家和作家进行的一种标签式分类。


以前人做事有对错,在各个教派中普遍认为做好事死后上天堂,坏事下地狱,可是到了近代,尼采提出“上帝死了”,陀斯妥耶夫斯基借小说角色之口说“既然上帝不存在,那什么事都是被允许的”,即所谓的存在即合理。


用牛津的存在主义指南的归纳,存在主义有以下五种主题:


M~$0VJ}E`9IE{O$~LA{NSYV.png


反与正

加缪在《反与正》的再版序言中,回望自己的24岁并深情地写下“就我来说,我知道自己创作的源泉就在《反与正》之中,在我久久居留过的贫困和光明的天地里;而我留下的记忆至今还使我免遭两种彼此相反的危险,它们威胁着一切艺术家,那就是怨恨和自满。”


我们常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但其实还存在着“没有生存的痛苦,就不会热爱生活”。我们闭锁在自己的世界中,被自己的挫折打败,但其实放眼望去,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相信着苦难与阳光并存,他们不沉浸在绝望中,勇敢地反抗着。


在加缪获颁诺贝尔文学奖后致谢辞《写作的光荣》中有写到,“这代人,生于一战之初;二十来岁时伴随早期的工业革命进程,又遭遇希特勒的暴政;随后,仿佛要让他们的经历更完美,发生了西班牙战争、二战、集中营惨剧,整个欧洲满目苍夷、狱祸四起;如今,他们又不得不在核毁灭的阴影下哺育子嗣、成就事业。二十多年荒唐的历史进程中,我茫然无助,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在时代的剧烈动荡中,仅靠一种情感模模糊糊地支撑自己:写作的光荣。写作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它有所承担……它迫使我以自己的方式、凭自己的力量、和这个时代所有的人一起,承担我们共有的不幸和希望。”

`D9L0P[W%[5B15]RKN_WK{P.png


“在‘简单’这个词中含有一种危险的道德。在这个夜晚,我明白了:人可以要求死亡。因为看透了生活,那就什么都无所谓了。一个人经历、遭受了种种不幸,他承受着这些不幸,安于自己的命运。别人尊重他。而后,一天晚上,什么也没有了:他遇见了一位他钟爱的朋友。这位朋友对他讲话时漫不经心。回家后,这个人自杀了。人们随后谈到他内心是否有忧伤和不为人知的悲剧,但如果非要有一个理由不可,那就是:他自杀是因为一个朋友对他漫不经心地说话。因此,每当我似乎感受到世界的深刻意义时,正是它的简单使我震惊。”

——《是与否之间》


反叛者

一位读者讲到,对她影响最深的是 “反叛者是什么人?一个说‘不’的人。这‘不’字的含意是什么?譬如,他意味着‘事情延续太久了’,还有‘有您不能逾越的界限’。总之,这个‘不’肯定存在着一条界限。”她谈到在这个“死亡”四月中,学业和社团工作将她压的有些透不过气,在很多事情上,合作者都将主要任务分配给她,仿佛在说“能者多劳”,这使她进入了一个迷茫状态,像说“不”但又说不出口,而这时反叛者深得她心,让她重新思考重新掂量,为自己寻得了一丝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


是的,“不”表明着我们的底线,我们要有自己的原则,我们应该拥有说“不”的勇气,勇敢地做一个反叛者,而不是一个凡事都顺从的人。


FG0WQFXEOU50[ZK`_][Q59J.png

在反叛者这一部分中,小谭老师借用了一部漫画里对哲学的解释,让大家对以下的问题进行思考:


“思考更好的生活方式”

常遇到人际关系不顺利,因为羡慕或嫉妒他人而无法正常生活,又该如何选择?

“幸福是什么”

烦恼不断,痛苦不堪,忧郁,那么幸福的模样究竟是怎样的?

“关于性别”

“男人应该如此”“女人不该如此”这种事由谁决定?

“生命是什么”

想死……我是为何而生?“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古时的哲学者们为这个问题终身烦恼。


“我们说”

思考更好的生活方式

对于能来到华师上大学,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一位小姐姐认为既然已经来到了,那欢喜的人应让自己快速适应新环境,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不满的人就应该停止抱怨,用更好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要跟经常划水做咸鱼的人混太久,不然你也会变成一条咸鱼,因为别人的盐会掉到你身上。


关于性别

到底是谁来决定性别所带来的差别,这无从得知。说到性别,“女权”总是会被提起。在当今这个男性女性权义趋于平衡的时代,虽说仍存在少部分的标签化和对女性的偏见,但大体上已经好太多了。现在很多人口口声声说女权,女性一些基本的权利和公平能够恢复是要感谢于以前勇敢争取女权的人,但是现如今很多人就只是为了女权而女权,总是纠结于一些很小很小的问题,对此表示无法理解。


有人认为一味地去争取女权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我们在得到了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公平后,应该去更加专注于如何提升自己,如何让自己变的有价值,如何更加的独立自主,如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挥极致,如何去爱自己,总之只要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就应该不断地尝试。努力地证明自己,我们值得拥有这些权利、公平和尊重。


生命是什么

经历死亡会是什么感觉?焕姐姐说她接近过死亡,是一次车祸,车停在了悬崖边,如果车头再重一点她就不会在这里了。在那一刻,她明白了只要活着,就应该尽情地去热爱,只要活着就还有太多的可能性。不管死亡何时会到来,我们都要用尽全力地享受自己活着的时刻,这样才能在死亡到来的时候坦然面对。


对于现如今在社会上兴起的临终关怀的机构,读者们也是各持己见。临终关怀的宗旨是减少临终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的舒适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病人的尊严,同时希望给予病患家属精神上的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地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有读者认为老人们相对精神层面的治疗与支持更需要的是自己的病况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医疗水平的保障,认为只有先满足了生理层面上的需求,才能更好的满足心理层面的。


幸福是什么


在自由讨论中,有读者提到了“讨好型人格”,引起了一番讨论。有读者认为心理学定义上的极度讨好型人格会得不到尊重,因为别人会觉得这种人格的人会比较好欺负,可能会带来伤害;但是也有读者觉得讨好型人格的人会有些可爱,比如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会给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外出了会惦记着你,会问有没有需要帮你带宵夜啊之类的,这会让我们觉得很温暖。

[R86`]%SN[LPS$~7LE`QAJF.png


延伸推荐

@G~(EB{G8~J1L8~CCO713YH.png


智能客服

线上咨询

读者留言

读者留言

馆长信箱

馆长信箱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