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就是这本薄薄的小书,让我顿悟一般突然理解了我从小长大的村子,理解了中国为什么是个熟人社会,也明白了就算当今中国攻城拔寨一般地城镇化,就算乡村如秋风落叶一般地衰败和萧条,乡土社会的规则仍然融在我们的骨血里。”
今天,我们就相约石牌图书馆六楼尚书房,一起来研读《乡土中国》这本书,思考导读为我们抛出的一系列问题。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作者用通俗流畅、浅显易懂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称得上是历史、地理、社会等人文学科的必读之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评价这部作品:“《乡土中国》是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代表作,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一2005),江苏吴江人,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曾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又被澳门东亚大学授予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他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导读黄茵茵一开始就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乡土”一词是在给这本书定性,而“中国”的概念并没有给本书定量。这本书更多地使用的是模糊的语言而非科学语言,而模糊和不定量也意味着发展性。有读者则认为,这本书之所以没有用定量的方法不是因为它不能定量,而是因为定性的方法能更好地说明并解决人文社会领域的研究问题。同时,导读提出:“这本书已经被人们传诵了很久,未来还能用多久?这涉及到它的时间性,没有答案。”但正如我们的小谭老师所说的,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有穿越时空的魅力,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们或许都能够在其中找到共鸣和共情之处。我们相信《乡土中国》这本书的生命力也会像它的文字和内容一般蓬勃,充满力量。
导读认为,这本书很好的概括了乡土性对于中国人的重要地位:人是离不开土地的。现在人们常用的调侃词儿“吃土”虽然有点变了味儿,但是这个词儿确乎有其道理。例如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便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现在人们还很喜欢说“土味”这个形容词,例如“土味情话”。有趣的是,当一个名词变成形容词时,它往往会带上褒贬的含义,“土味”也常常暗含着“有人情味”。
读者周芷琪认为“从土里长出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地的束缚”这一点很好的概括了乡土性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读者李必聪赞同:土地对于中国人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乱世佳人》里所说的一样:除了土地之外,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你去奋斗、拼搏,甚至为之付出生命。纽约时报对中国人的评价:traditional传统,包括我们正在创造的东西,也是中国文化中新的传统。我们要在在社会更大的层面上理解传统。什么是传统?活在“土”里的就是传统。
导读说,虽然礼俗是模糊的,但是法治在很多时候可能不如“打个招呼”来得顺畅。在乡土之中,我们没有明面上的“信仰”,但是有一种很微妙的信用,一种特定的模式——习自父母的或与父母间的相处模式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方式,即:礼俗。比如:孝能安儿女之心,可承父母之欢。
可是,《乡土中国》一书中也提到了: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
读者严雅馨认为,“在人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乡土’能不能在我们这种经济和科技至上的社会传承下去?”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非物质文化作为文明的一部分,是我们的骄傲。它与别人与众不同,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中国拥有封建社会这种独一无二的形态,产生了独一无二的农耕文明。同时中国文化是向内凝聚的,它不像西方文明那样具有侵略和扩张性。“为什么文明会产生?”可能到以后已经不重要了,但书中所说的人际关系还会继续传承下去。即使我们可能都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的乡土社会,这些文化深层次的东西依然会永远刻在我们的心目中。
读者林国华认为,当今的社会既和过去的乡土本色相隔渐远,也和过分的城市化有一定距离。现在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密切了,我们当下还不可能像日本那样迅速进入一个“无缘社会”,毕竟我们国家十几亿人口,应该说“遍地都是人”。在当今的社会什么样的东西是道德的底线?这是我们要仔细斟酌和思考的。举个例子:以前,上车给老人让座是美德,如果你没有这么做就是不敬老;但是放到现在如果你下班之后实在太累了,没有坐在公交车上老弱病残的专座上,别人还指责你。这可能会被视为一种道德绑架。
导读提出,《乡土中国》里有这样一个观点:乡土中面对面的往来确实比容易走样的文字更完整。文字是标志,自诞生起就有表达限制,但它也是必要的。它在时间上是被需要的,比如史书。但有时文字也会“走样”,人们也在思考如何运用一些文法与章法来抑制,比如行话、特殊语言、一语多义等。
文字是很神奇的一个东西
对此方晓娜同学认为:文字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记忆可能会被人为地修改,但文字是固定下来的,可以减少信息的损失。所以说乡村需不需要文字?需要的。文字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处理工具,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沟通。也许有些时候它会引起歧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创造更好的文字来改变这个问题。
其实,被误解是文字的宿命
小谭老师提出:无论用怎样精确的文字去表达我们的意思,其实都会存在一定的误解。这也是乡土中国里面讲到的:人们缺乏一种熟悉和共识。所以大家可以勇敢的表达,不要怕被误解,相信那些误解最终也会被溶解在时间里,等我们慢慢变得熟悉之后,就能更好地去沟通。
尝试突破语言的束缚性
“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我想大家必有过‘无言胜有言’的经验。其实这个筛子虽则帮助了人和人之间的了解,而同时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
周芷琪同学认为语言在对具体事件的概括时有一定的束缚,打破这种限制与隔阂最好的方式是不要使用高度概括、抽象的词汇,选择一些简单的描述性词汇来表达我们的情意。小谭老师也提醒我们要慎用网络语言,因为有时它们会让情意和我们想表达的东西简单化。
以“需求”促进“文字下乡”
读者罗涛认为,语言这东西特别神奇,它产生于文字前面。文字是从需求中来的,农村人不懂文字并不代表他们愚蠢,而是因为他们用不到文字。所以我们要推行“文字下乡”并不能简简单单地去教乡村人去怎样做,而是要有需求和动机。从乡村到城市一定会有一个过渡阶段,文字是如何在农村和城市两个端点慢慢发展并使用起来,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此外,我们还谈到了差序格局与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无讼等主题。就像小谭老师说的,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找到自己和这本书产生共鸣的地方。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读者们的看法。
来自马院的任亚丽:费老在这本书里谈及了中国乡土的社会结构问题。他提出的“差序格局”其实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在社会学的有关议题中,人们对中国人的关系网络跟社会交往的方面有着许多讨论。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城市之中,宽广的“人脉”和陌生的邻居这两者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社会关系的现状。大家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它们是否割裂了我们的亲近关系?
来自心院的伊尔:这本书里费老理性的观世态度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对于国人有着踏实的了解,却没有以一种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的置身事外的态度来观察和阐述,而是把自己也当作其中一员。书中对于国人婚姻的观察和阐述非常到位,“没有爱情的人似乎更适合婚姻”。婚姻就是:在双方门当户对的基础上,两个人结婚,然后生孩子,分工明确,长期共存。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事业,仿佛只有完成了,我们才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甚至我们不一定要带着感情去做,只要符合标准的模式,我们就是合格的。有感情反而容易改变了原有的状态,造成一种破坏。
来自计机的吴子依:在这部作品里,乡村里的孩子可以找到和自己童年有关的感受;而城市里的孩子第一次接触到,则可能没有相关的体会。“乡土”这个词是很贴切的,中国的作品很多都是在讲人情世故和制度之间的关系。就“男女有别”这个话题来说,男女各有优势,双方在求同的过程中永远不能相同,社会应该对“两性”持一个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
来自教信的李必聪:费老在这本书里所讲的内容是更为宏大的。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潜规则”这个20世纪初期流行的词语,它来自《潜规则》一书。书中谈到,有时候按条理和章程办事反而没有按情理办事方便。其实,这就是费老说的人情社会,它超脱传统、超脱土味、也超脱乡土社会本身所能体现出来的东西。
《吾国吾民》这本书中谈到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人没有太明显的信仰,不属于皈依者,也不属于有冒险精神的人,所以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有一定困难。当时中国社会环境比较复杂,文人的使命就是为了探讨中国将走向何方的问题。对此,费老也没有给出答案,但他引导我们去思考的是:回望过去,看看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再决定我们要怎么走。同时,我们看待传统文化的方法将会怎样影响我们的未来。
来自外文的周芷琪:书中有一章谈到,孔子要求:“克己复礼”,“君子求诸己”,“仁、礼”,他的核心出发点是从自己开始,认为做好自己的部分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我因为对我个人有要求,就不带动我身边的人一起有所作为”。使大家都有作为,才能够对更大的集体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冯骥才说:“我国的很多传统村落,就像一本厚厚古书,只是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农耕社会渐行渐远,现代科技、城市化的轰鸣声仍在耳畔,但我们相信乡土本色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是融入我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传统,不可磨灭。带着许多的思考,我们本期的《乡土中国》读书会也告一段落。且读且悟,且行且思,我们相信,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的阅读之旅,愿大家正在思考的问题都能找寻到理想的答案。
读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