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以教育之名,拥抱疼痛与超越​
2021-04-13
返回

读书会|以教育之名,拥抱疼痛与超越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好的教育为何?是千锤百炼,亦或是春风化雨?不论形式如何,它能让人明白狭隘与广博,分辨愚昧和科学的界限。在它的指导下,我们欲超越,褪去固化的躯壳,却又不可避免的迎来与束缚的摩擦和伤痛。那么怎样才是好的教育?当我们接受新观念而与家庭产生撕裂时,我们又该如何抉择?

下面我们来通过此篇回顾,一观现场读书会中思想的延展和碰撞吧。

 2021 · 第五届阅读马拉松

图片

作者简介

塔拉•韦斯特弗

Tara Westover:

美国历史学家、作家。1986年生于爱达荷州的山区。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书籍简介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又名《Educated》在这本自传体小说中,塔拉回顾了她坎坷奇妙的人生经历。在十七岁以前,她没有接触过正规的教育,在摩门教偏执的教条下长大。尽管她凭自学考上了大学,但心中仍对即将剧变的未来充满了犹豫和迷茫。教育引她走上了新的人生之路,创造出一个个奇迹,也让她在与家庭撕裂的疼痛中重塑自我,最终正视自己的童年。

译名风波

translation

读书会刚开始,导读伊尔姐姐就向我们介绍了中文译名确定过程中的一波三折。一开始,作者塔拉向译者提供的题目是《Things gained and Things Lost》意指她人生中所面对的得与失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而译者方觉得这样译过来丧失了深意,于是从塔拉格外推崇的《圣经》中选取出了这样一个名字《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这句话本身就有双重解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这个译名与文意吻合,最终也获得了作者的认可并被敲定为最终的译名。

导读|伊尔

而关于英文译名的理解,在讨论中外文学院的贝惠婷细心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直接用education这个名词形式作为标题呢?”她分享了自己在查阅资料后的看法:education这个词在全文中最后一次出现,在它之前并列着


transformation(转变)

metamorphosis(蜕变)

falsity(虚伪)

betray(背叛)


这四个或褒或贬的词,这种教育不能表现作者的倾向性。而educated这个词有“高标准的”这层意思,这说明在塔拉心中有两种教育的形态——父亲的教育和大学教育,而塔拉更想强调的是后者——一种科学和理性的教育,所以选择了educated为英文标题。

在简单回顾书中对塔拉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以及塔拉从扭曲痛苦的童年到因教育启蒙展开挣扎和反省这一过程脉络后,我们通过伊尔姐姐所抛出的问题,展开了对全书关键词的讨论。


01

教育——一个“哈姆雷特”式概念

教育涵盖了十分广大的主题,它正如众人读后见仁见智的《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教育这个概念和对书中塔拉与教育的渊源都有着独特的理解:


教育学专业的张怡然通过对西方哲学史的学习总结道:教育就是西方哲学史中所说的一种存在。同时,教育也有启蒙的意思,因为人的心灵本身是有无穷力量的,教育能让人心灵敞亮,从而摆脱愚昧、恐惧、黑暗,可以获得独立的理性而不受他人的禁锢。


数科院的赵方苑认为,教育是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模仿中出现的,例如在书中肖恩对父亲偏执和暴力行为的模仿,以及后来塔拉模仿父亲母亲对待肖恩家暴的态度——选择沉默和回避。


教科院的李凤仪认为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塔拉的成长过程非常贴切:教育是生活,教育是经验。是塔拉的经验改造了她,她在不断实践中补充常识,获得知识,从而让教育改造了自己。

从大学城来到石牌阅读分享会的忠实阅马er林铭敏对教育做了深刻的讨论和反思,她认为教育是一种超越和回归,也是一种反省和理解。通过教育,塔拉能够凿开封闭着她的人格的茧,超越父辈被禁锢在宗教和偏执中的思想,也超越了父亲在爱和信仰中挣扎两难的困境,她没有再执着于痛苦和对抗,而是挣扎出来第三条路,不是屈服也不是憎恨,是平静的分离和回归。

此外,塔拉也有一个超越家乡又再次回到家乡的过程。她曾经在故乡的土地上建构未来的人生,但通过教育和阅读,她自己建构了自己的一座山,也许它曾崩塌过,但正是这一次次崩塌后的重建使得这座山更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感。也正因为教育的塑造让她重拾自信,最后她终于能够回到巴克峰,直视自我,消解对立。“真正的无知是偏执的去审判另一个世界,而真正的超越也是意味着理解。”林铭敏最后总结到。


教育——反思和批判

的确,教育开拓了我们的世界,为我们递上了一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让我们能找准自己的那座山峰,并能够坚定地振翅飞去。


但是,一旦雏鹰学会了振翅飞翔,它就永远不能再融入于地面啄食的鸡群之中了。在寻找到同伴前,必然要经历离群的痛苦和孤独。这种教育所带来的“痛苦”是脱离的代价,是对“做自己”这种勇气的丈量。


书中的塔拉正像是褪茧的蝶,为了生命最真诚的灿然,痛苦地挣扎而出。这种痛苦正是她自己选择的结果,她的大哥和二哥也曾经有能够走出大山的机会,但他们最终都选择回归了熟悉的笼中。

对于教育优劣的讨论,计算机学院的尹雅馨认为教育虽然值得歌颂,但也更要注意评估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人向好的方向转变。我们需要探寻怎样的教育才能发挥出它的优势,而不是让肖恩那样的孩子在狂躁中越陷越深,抑或使得原本纯白的孩子染上社会的偏见和污秽。



02

爱——表达和尊重

在这本书中,父亲的教育毋庸置疑是有很大问题的,他将自己极端的信仰和他所认为的虚假的真实强行施加在了身边人身上。但他并非厌恶自己的孩子,反而对塔拉——这样一个“背叛”的孩子——寄予了深深的爱意,只不过他那在郁躁症和古板教条中畸变的爱总是以一种锋利如刃的形式伤害了塔拉。他的第一笔写下了爱,却在表达形式上让人无法理解。

↑ 读者发言 ↑

爱需要尊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刘育宣引用塞林格《破碎故事之心》中的话语:“有人认为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是一堆孩子……但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我觉得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爱不是灌输自己的所有于另一个人身上,无止境的倾泻只会让人感到沉重,爱是将对方当作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去尊重,让他承担你恰当的炽热,你包容他,让他有犯错误的权利,对于至亲挚爱都应如此。

心院的段奕雯同学引用拉康的观点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看法:“所谓爱,是把你没有的东西给予一个或许并不想要的人。”这份“不可能的礼物”是什么呢?


我想,可以理解为即使自己深陷囹圄,却仍愿让身边的爱人奔赴自由的深情和无私。就像许多父母只想着为儿女添衣加裳,常常忘记为自己置办一件并不昂贵的新棉服。但这种礼物式的“自愿给予”不能变成教条式的“强制施加”,一旦将爱中注入了太多回馈的期望和掌控的欲望,爱就不再是纯粹的爱了。


就像一些父母将自己的夙愿强加于孩子身上,在如此“爱”的灌溉下长出的幼苗,最终会因为被长期囚在父母的模具中而失去它本来的无限可能。

对于爱,塔拉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你可以爱一个人,并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日日思念一个人,却仍为他消失在你的生活中而感到高兴。”曾经,塔拉渴望着来自父母的爱,强迫自己去适应父亲的教条,但她终究已经在教育的灌溉下有了自己的婀娜,再也塞不进父母为她准备的模具。最后,她选择了释然,不再纠结于改变,而是对这份爱保持尊重,用从容淡然的守望来疗愈自己,学会微笑着放开手,平静离开。



03

原生家庭——矛盾与和解

家庭是教育和爱的重要载体,也是这本书塔拉最不舍的内容和矛盾的触发点。在谈到与亲人的种种交流和矛盾以及近日里大火的“原生家庭”这个名词时,大家都很有共鸣。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儿女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在近年来一些热播剧中可窥见这个概念下充满火药味的一角:


《欢乐颂》中为家庭不断兜底买单却仍得不到谅解的樊胜美;

《都挺好》中在与家庭决裂和血溶于水的情感链条中拉扯的苏明玉;

《安家》中被母亲当作满足贪欲的提款机而痛苦的房似锦;

……


原生家庭中爆发出的种种问题在电视剧中被呈现在大众视线下,也进一步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

段奕雯认为原生家庭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我们和上一辈之间的思想差距非常大。“我们这一代人在童年可能还活在一个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一个比较压抑的环境下,但是当我们受到教育之后,我们会发现更多更开放的思想。”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谢杰结合书中塔拉的经历对她的家庭进行了分析:在父权笼罩下的塔拉与家庭的联系是单向性的,她和哥哥姐姐们被迫接受着父亲的安排和选择。


父亲、肖恩等人爱的方式是个人的、独特的,他们所认为的家庭关系是一个“金字塔”式的——家人应该在自己为他们划定的下层塔中活动,一旦他们判断塔拉的行为“越轨”,就会毫不留情地用言语甚至是身体伤害进行警告。

原生家庭对人的塑造和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塔拉的性格中可能会一直留存着家庭带来影响,这些已经融入潜意识的习惯很难在后天改变。而我们很少会像塔拉一样处在那样一个极端的家庭中,就像欧阳寒采同学的观点:“我们不能把原生家庭带来的一些小创伤变本加厉地伤害身边的人并且自己欺骗自己。”将自己的无理建立在一道自我放大的伤痕上,并以此来要求他人的包容和谅解,这是一种极度自私的行为。我们愿意为塔拉这样背负着沉重伤痛的人群投去理解的目光,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刻意地去抹黑自己的原生家庭以博取同情。

为了脱下矇昧和成见的枷锁获得心灵和人格的自由,塔拉在教育的引导下踏着荆棘前行,带着受伤的羽翼去拥抱生命和自我。在教育、爱和家庭中,总是伴随着疼痛和超越,在这些永恒的主题中,何不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呢?


- END -



你当像鸟

飞往你的山

本期推荐


书籍 BOOKS

《遇见未知的自己》 张德芬

《被讨厌的勇气》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非暴力沟通》 马歇尔·卢森堡 

《原生家庭》 苏珊·福沃德等

《教养的迷思》 朱迪斯·哈里斯

电影 MOVIES

《何以为家》

《小偷家族》

《幸运儿比尔》



智能客服

线上咨询

读者留言

读者留言

馆长信箱

馆长信箱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