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阅荐书| 唐昊老师:“情感是人生的底色”
2021-06-03
返回


情感是人生的底色


当我走在路上时,来了一位陌生的老人,他拉着我们的手,不让我们离开,嘴里一直絮絮叨叨说到,石头是如何滚落的、房屋是怎样被压垮的……他一直说着,说着……没人敢打断他。那一刻我意识到,等他讲完吧,讲完他就痛快了。天黑了,我们才终于到了村里。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用短短的几分钟改写了许多人的命运。


唐昊老师在灾情发生后立即深入到地震中心,他向我们追忆了当时的情形。他看到仅仅19岁的大学生在灾区奔波劳碌,或是给小朋友在帆布篷中上课、或是带领着妇女们在泥泞的废墟旁跑步,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三个月。唐昊老师还看到,破碎的社区在志愿者帮助下重新建立对生活的希望。


地震中的一幕幕景象使他看透人生百态,纵使现实是如此的悲惨与苍凉,人性却在卑劣的同时又饱含美好。唯有在灾难面前改变自我,才可以重获新生。这场灾难改变了太多人的生活,也悄悄的牵动了唐昊老师内心的柔情,使原本致力于研究利益集团政治的他,开始关注公益慈善,并投身于慈善事业和慈善教育研究中。

接下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昊老师,与他一块感受公益、感受感性与理性的碰撞、感受阅读的力量……


Q:去年唐昊老师您与人类学教授项飚老师围绕“中国现代公益价值与公共精神”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在谈话中你们也提及到了做公益也要重构“附近”的概念,要从细微出发,请问您是如何看待公益慈善的呢?

唐老师:今天人类的成就大多是以共同体而建造的,例如家族、企业、民族、宗教、国家等。这些共同体透过内在精神价值的认同建立连接,一旦失去了认同与共识,人类共同体则无法建立。只有在建立共同体的过程中,人类才有可能去完成靠单个人所无法完成的事情,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也正是依靠大规模集体协作的力量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那么,公益的作用就是在这样的内在精神价值体系的建立中以促进共同体的生长。


我们今天的世界虽然还在强调地球村,全球一体化,但全社会都出现了由于贫富差距所带来的纵向上的阶层分化,以及由现代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所导致的横向上的人群分化。整个人类共同体由过去协同共筑地球村的方向,转化为分散解体的逆全球化的趋势。


现代社会的问题表现为国家之间的关系的紧张、人群之间的经济区隔、观点之间的碰撞与不包容……尽管这些问题如今看起来还没有到达伤筋动骨的地步,但一旦任其发展,我们的社会极有可能走向解体。而公益慈善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让人类重新找到共同体的价值和意义,让人类文明赖以存在的大规模集体协作成为可能


Q: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公益慈善可以做什么呢?

唐老师: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三次分配,表现为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社会主导。市场领域的竞争所带来的一次分配极易导致贫富分化,政府的二次分配效果有限,还容易滋长权力主导的弊病。而社会主导下的公益慈善形成了第三次分配,其主体和客体都是社会成员,这样的分配会使得财富流向最需要的人群,从而使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收入结构更加平衡。


在这个世界上,以往善于创造经济价值的企业家——如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等,他们最后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成为慈善家,把自己所有的财富裸捐出去,这就意味着他们在为这个世界上阶层的分化、经济不平等的消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当然,公益还可以给你带来不期而遇的惊喜,为你连接一切的可能性。于自身而言,唐昊老师说到,自己曾经在为一座小学进行义务刷墙的活动中发现,他身边的人各有千秋。你也许会遇到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年轻人,深聊之后发现他可能是一位住在偏远郊区的博士生。你也会遇到一个认真帮忙的大娘,最后发现她竟然是美国海军部的官员。一场小小的公益活动,也可能连接了彼此,打破了阶层与人群之间的分化与隔阂的边界,促进了共同体的发展


“公益表面上看起来它只是做好事,帮助别人,但事实上它对人类社会发展是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我们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让人们在精神上联系起来的一个东西。”


Q:公益于社会共同体的建设意义肯定是不容小觑的,但它是否真的能够消除阶级的壁垒,人群的隔阂,也是存疑的。面对这样的公益理想,唐昊老师您是如何坚定您的公益初心的呢?

唐老师:公益慈善就像是一个人生目标一样。我们需要先给自己树立一个人生目标,并用其来赋予我们整个生命过程意义和价值。尽管社会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等与美好,但是当我们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和奋斗的时候,我们将会发现“我今天所能够达到的社会阶层之间的平等可能比昨天要更近了一步,我今天为人们为社会所争取的自由,可能比10年前要更大,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发展与进步的”,“远处的目标就像是一个地平线一样,你会向着这个方向去奔跑,虽然你无法触摸到地平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完成了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这就是你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一个社会真的非常完美,每个人都很有道德都很高尚,实际上也就没有了高尚,所以很多奋斗是在于目标和现实之间的落差所赋予你的人生动力”,我们做公益其实既为自己也为他人,想要把整个社会的问题全部解决是不现实的,每一阶段都会有新的问题产生,我们只需要把当下的问题解决,使得当下的社会比之前的要好就足够了。”


从公益人的角度来看,解决社会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授人以鱼”

“鱼”即把社会的资源,例如金钱知识等东西直接给予弱势群体,以达到社会的阶层或者人群之间的平衡,追求一种相对的平等。如今,大多数的公益慈善活动都是还处在这样的一个层次。


第二、“授人以渔”

如果我们真的想帮助他人,我们就需要帮助其具备某种发展的能力。如今,我们常讲“知识改变命运”,实际上单纯的知识只是知识而已,它不会改变你,除非它能够与实践发生结合,这个是我们所说的智慧。

“授人以渔”就是传授能力、智慧等,这才是真正的“赋能”。当你通过这种能力的习得,有了对于世界更丰富的认知后,你才会想要去主动改变世界。


第三、“改变环境”

比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更进一步的,是“改变渔业的生态环境”,即制度环境的改善。这使我们的社会,除了一味的追逐经济利益之外,还可以有更多元的价值取向。透过制度的优化,原有的不平等现象也可以得以缓解。

如果我们以改变世界的心态来做公益的话,即使在第一个阶段,我们也能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到了第二阶段,将会感受到切实的改变的发生;到了第三个阶段,我们自然已经生活在由我们共创的美好的世界里了。


Q:从大学生这个角度出发,您如何看待大学生做公益的呢?或许,能否给我们提供一些适合大学生参与公益慈善的渠道?

~2N4JIL54C2VFYJ([5BZ71A.png


唐老师: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这本书中讲述到,过去打保龄球是一个社交活动,人们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产生聚集的效应。但今天,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导致他必须一个人去打保龄球。这不仅没法促进社会资本的扭转,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社交网络,更别提建立情感价值方向上共同体了。如果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都像这样,族群之间丧失交流,个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最后,族群将会分裂,个人也会如同散沙,整个社会将走向“沙化”。不同的利益之间,族群之间将会产生更多的对立与冲突。


因此,在这样一个“沙化”的社会形成之前,我们也需要做一些工作去弥合各阶层之间的差距。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即能够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又可以促使各阶层进行连接。同时,大学生做公益,其实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他所帮助的对象,或是他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最大的受益者是大学生自己


至于如何去做公益慈善呢,我们可以看到“慈”“善”,“有心有口”,这实际上强调着要从主观上对世界要展现自己的同情。公益则强调解决社会问题,也就是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5@T{{(AHRCLS37@BG`YI}XC.png


因此,对我们而言,首先需要一种看透社会问题的见识。电影《教父》中曾说到:“花半秒钟就能够看见问题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时间都看不清问题的本质的人,他们的生活一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发现与界定,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不仅需要从书本中学习,更需要在实践中提升


那么如何以公益为切口发现社会问题呢?有一个小窍门,那就是与专业的人群站在一起。例如,社会公益行业的头部机构是基金会,通过跟踪基金会的成长,了解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我们可以捕捉到中国的公益慈善到底发展到什么状态了、现在的社会问题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去布局和解构的?找到你最关心的问题,再找到最恰当的基金会,你就会知道他们是怎么去解决问题的了,对公益慈善自然有更专业的方向把握了。


Q:公益慈善的确为我们了解社会图景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方向,但对我们自身而言,如何通过自我,去了解社会,建立批判思维也十分重要,这一点唐老师又可否给我们一些好方法呢?


唐老师:

1.  去除谬误 从零开始

我们对于自己的视野、认知以及能力的提升是终身的事情,而我们的起点应该是“从零开始,而非负数”。第一步我们就需要认识到我们的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以及谬误,我们长期所接受的教育并非完全是正确的,它也有它适应的范围与空间。尤其在今天快速发展的时代之下,我们更需要反思以往我们所形成的固有的观念,是否有存在谬误的可能性。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和谬误,是对这个世界形成正确认知的前提


2.  开放的胸怀比开放的视野更重要

当我们处在从零开始的过程中时,我们也需要具备一个素质即“不要把所有的事情绝对化,同时,也不会用自己的偏见去强制要求他人观点和你一致”,“拥有一种开放的胸怀比拥有开放的视野更重要”。当我们做好准备去包容和接受差异的时候,我们自己才有了改变的可能


3.  建立逻辑链条 培养论证能力

认知事物的过程就如同新闻采写当中的“公正原则”,只有从多维角度构筑现实图景我们才会对事实有基本的把握。但事实和观点本质上也是不同的,当我们具备了区分事实和观点的能力后,我们还需要建立完整的逻辑链条。例如,写文章最重要的在于内在的逻辑的建构,只有建构了内在的逻辑,你才会具备表达的基础。很多时候,我们表达的贫乏是因为我们思想的贫乏。


T$7](SIT7S(Z]T[TK(UFXC0.png


Q:如何平衡枯燥的必读专业书籍和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呢?


这两者之间我觉得并不矛盾。因为我原来上研究生的时候,我们研究生专门有一个图书馆,图书馆的阅览室里有很多的书籍,专业书也有,文学书也有。我的做法是,每一次我一次性拿五六本书,然后其中必定有一本是小说。

当看了半小时专业书籍后,你可能觉得很疲惫。这时候,就可以选择一些你感兴趣的或是写得很好的小说、散文来阅读。比如,罗素的散文集就很容易使我们的大脑放松下来。当然,当你再读完半小时后,你会觉得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我来这里是来学习的。此时,你再次把专业书籍拿起来,你就会读更长时间了。


阅读专业书一段时间后,再穿插不同的书籍,我就是用这样的办法来保持阅读的感觉的。结果,三年的研究生我读的小说和文学书比专业书籍要多多了,但是随着阅读时间本身的增长,几乎所有的专业书籍我都读了两遍以上。


书籍推荐


R]_JP3[M2EEV$95ZPXH`8]P.png


11.png


45%UP2}}V%AM[O{W[0A7AGP.png


Y[W}FYLRBQIW%YEQB%2L9K9.png

OUVQB1CVL79~83[QQLTAM(N.png

·唐老师读书的技巧与经验分享· 


READING



广泛的阅读

广泛的阅读就是说,不论是在专业上、深度思考上抑或是单纯的阅读本身的兴趣上,只要你觉得有价值就可以去读。也许大家会困惑,这么多的书,我要是全部涉猎那不是需要很多时间吗?其实,书这个东西是越读越快的,一开始读一本书很费劲,你只能一字一句的看。这是因为,这本书对你来说都是新的知识,当你阅读的广度拓展后,你自然会发现,也许一些书的内容80%你都了解,那么你只需要仔细关注那不熟悉的20%就好了。

随着知识边界的不断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多,阅读的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快,效率也会越来越高。要想让读书给你带来更多的价值,没有什么捷径,就是广泛的涉猎阅读。到时候,你自然会形成自己的阅读品位以及阅读的能力。


复读与精读

在阅读过程中,如若我觉得这本书很好,那么隔一段时间,我就会重读该书。这个时候,不需要刻意的精读,也不必强求自己写好读书笔记,不过是重新回顾而已。当然,如果遇到我十分感兴趣的,例如《红楼梦》,我可能读了十几遍了,里面的章节我自然也就牢记于心,甚至还可以背诵。

书,常读常新。广泛的阅读,加上经典作品,或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作品的复读和精读的结合,这样的阅读习惯是比较有效果的。




智能客服

线上咨询

读者留言

读者留言

馆长信箱

馆长信箱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